“三不”一体推进,不想腐是根本,也是难度最大的,扭住这个根本,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,靠提高党性觉悟,靠涵养廉洁文化。陕西认真贯彻落实《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》,发挥红色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优势,以廉洁文化启智润心,以高尚道德砥砺品格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保持高尚精神追求,培养健康生活情趣,守住底线、不碰红线、筑牢拒腐防线,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重要支撑。
廉规范洁从政是纪律的基本要求,清正廉洁是为民作风的基本,而党员干部必须要清清白白的做人,干干净净的做事,也才能全力以赴的为群众解难题。纪律意识、规矩意识,是党员干部必须要自省、自警、自净的廉政要求,并且知敬畏、知不足、补短板、守底线,党员干部只有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的锤炼,才能更好的保持头脑的清醒,守住为民的红线。
纪律的监督,是权力坚守的“防线”。纪律的监督,是严防死守,是将权力纳入到监督的“包围圈”中,形成全方位、无死角的监督体系,从而形成强大的威慑力,引导干部敬畏法纪、敬畏组织、敬畏人民。而及时的做好公示公开的工作,让群众能够对当前的工作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也自然能够通过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方式,让干部的腐化行为无所遁形,对违法乱纪的行为严惩不贷。
执纪的监督,是担当作为的“保护”。“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”,监督是为了及时的发现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,从而开展针对性的谈心谈话,帮助干部知不足、守底线。而将监督的关口前移,到干部履职的第一线去,既能够督促干部学习廉政纪律的要求,还可以与一线干部坐下来聊一聊,听一听他们认为自身潜在的风险点,也可以帮助他们做好相关法纪要求的解释,还可以通过干部的视角,去看一看他们思想上的疑虑,或者是对周围不良风气的不安,以及对容错纠错的意见建议,而只有一边宣传、解读、谈心,一边听干部说,问群众话,才能完善监督方式,提升预警能力。
纪律的警示,是预防为主的“狙击”。而监督在事后的严惩不贷,除了警示教育,作用反而不大了,做好事前和事中的监督,避免出现问题,是最为重要的警示。而帮助干部找准廉政风险点,制定一对一的整改措施,让干部有顾虑和疑虑时候的问,及时的回答和回复,而在严管和厚爱中,既能够督促,又能够保护,还能够帮助,才能在温暖监督中起到更好的预防作用。(冷冰心)
编辑:辛思捷